德州市物價局以定點調查戶逐日逐項登記投入產出情況為基礎,通過對7縣(市、區)200余個農戶經營的糧食作物、經濟作物、畜禽等10個主要農副產品生產成本與收益情況的調查,對2013年成本收益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,與上年比較:種植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,價格上升,成本增加,主要農作物收益減少。
一、小麥
價格上漲。2013年,國家再次提高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格,市場每50公斤平均出售價格為124.12元,較上年上升4.6%。單產下降。調查戶平均畝產412.65公斤,同比下降5.3%。造成減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4月份全市普降大雪,對處于拔節期的小麥生長產生嚴重影響;后期在小麥抽穗灌漿期遭暴風雨等惡劣天氣,造成部分麥穗出現倒伏現象,從而使小麥產量下降。另外,5個調查縣中樂陵、慶云受極端天氣影響,畝產量低于400公斤,拉低了全市冬小麥平均畝產量指標。生產成本增加。畝生產總成本760.7元,同比增加4.2%。影響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:一是人工成本增加。社會用工價格逐年上升,以及農村季節性用工緊張,價格只升難降, 2013年勞動日工價由31元調整到36元,畝用工數與上年持平,使人工成本由上年的160.46元增加到185.22元,增幅15.4%。二是土地成本增加。土地價格逐年增長,種植小麥土地成本平均每畝134.09元,較上年增長4.4%。產值、現金收益、凈利潤減少。由于出售價格提高幅度不足以彌補減產造成的影響,使畝產值較上年略減。小麥畝產值1041.55元,同比減少0.9%。在小麥單產下降、產值減少、成本提高的共同作用下,小麥生產效益下滑,畝現金收益600.17元、凈利潤280.85元,分別較上年減少1.6%、12.6%。
二、玉米
單產略增。雖然我市在7、8月份遭受風雨天氣,但相比而言,沒有像上年的洪澇災害那樣造成嚴重的田間積水,對玉米拔節期株高、成株密度、果穗長、果穗粗、單株籽粒質量和產量的影響較小。調查戶平均畝產423.1公斤,較上年增加0.4%。價格略降、產值減少。調查戶玉米每50公斤平均出售價格106.5元,較上年實際出售的價格下降2%。畝產值927.47元,較上年下降1.5%。影響玉米價格走弱的主要因素是養殖業不景氣,玉米銷售市場不旺,需求降低嚴重制約了玉米市場價格的上升空間。生產成本增加。玉米畝生產總成本651.13元,較上年增加4.3%。與小麥情況相似,畝生產總成本增加主要源于人工成本、土地成本增幅較大所致。畝人工成本180.97元,較上年增長12.3%。畝土地成本131.75元,同比增加3.5%?,F金收益和凈利潤均減少。受產值下降、成本增加的共同影響,2013年玉米生產效益下滑,畝現金收益588.84元、凈利潤276.34元,同比分別下降2.6%、13%。
|